軍士教員比武脫穎而出之后
——火箭軍某部創(chuàng)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質效的一段經歷
■王海波 曹建忠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
“平均分95分!”前段時間,火箭軍某部組織政治教員授課評比。賈指導員看到評委亮出的成績,長舒了一口氣。剛擔任指導員時,他精心準備的授課僅被評定為“合格”,是什么幫助他實現如今的高分“逆襲”?
“得益于創(chuàng)新教育模式?!痹摬款I導介紹,過去,受到任務重、工作節(jié)奏快等因素影響,部分基層單位滿足于被動搞教育,不同程度存在依賴機關、備課應付了事、講好講壞一個樣等情況。直到去年,一次政治教員比武中,軍士教員高婧源的出彩表現,讓該部黨委機關決心改變這種局面。
當時,高婧源走上講臺,并沒有按部就班立即展開授課,而是以組織做游戲開場,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。在官兵情緒被調動后,她直奔主題“今天,我們的工資該怎么花”,講解如何樹立正確消費觀。因為課堂氛圍活躍,授課數次被掌聲打斷。最終憑借新穎多樣的授課形式、“接地氣”的授課內容,高婧源獲得高分。
相較于高婧源的精彩授課,該部不少“老政工”的表現顯得中規(guī)中矩、乏善可陳?!败姽佘娛客_競技,軍士教員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么?一堂好的思政課到底該是什么樣?”該部領導把問題帶到黨委議教會上進行討論,反思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。
部分教員沒有緊跟形勢任務變化,把握官兵思想行為特點不夠及時準確;備課授課習慣于“老套路”,教育缺乏活力;少數教員責任心不強,疏于學習,授課照本宣科……為解決這些問題,該部展開教育模式探索創(chuàng)新。
建立政治教員“集中備課日”制度,依托“指導員之家”設立“智匯備課角”,搭建研學備課、試講試教、經驗交流平臺。按照專人牽頭負責、多人參與研究的思路,圍繞傾向性、普遍性問題設計授課主題,并以“干部講主課,軍士骨干講微課”的形式組織教員區(qū)分課題“揭榜領銜”。課題選定后,依托“智匯備課角”組織教員開展交流研討,來自不同單位的軍官軍士針對授課主題、課堂設計以及官兵當前現實思想等各抒己見。備課完成后,安排教員到不同單位進行交叉試講,并由官兵評委現場打分,評定在“良好”以上者,才能為全體官兵授課。
“軍士平時與大家接觸時間長,讓他們加入教員隊伍既能補充教育力量,也能讓教育更加接地氣、貼兵心?!痹摬款I導介紹,與軍士教員同臺競技,干部教員感受到強烈的“本領恐慌”。
某連陳指導員說,現在每次備課都不敢懈怠,既要把準官兵“活思想”,精心編寫授課教案,也要善于運用各種技巧,調動課堂氣氛,不斷提升教育針對性和感染力。
仲春時節(jié),某營吳教導員將課堂搬到軍史長廊,以“在追求‘大我’中成就‘小我’”為題展開授課。通過一組組圖片數據、一個個生動故事,他把“奮斗強軍”講得具體生動、可感可知。授課結束,官兵紛紛表示:“這堂課既解惑,又‘解渴’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