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白山天池,零下43攝氏度,風力11級。
這里既是著名景區(qū),又是邊防最前沿,駐扎著東北海拔最高的哨所——北部戰(zhàn)區(qū)陸軍某邊防旅天池哨所。
哨所海拔2622米。冒著極寒,頂著狂風,記者近日跟隨哨所官兵一同展開巡邏。
出發(fā)前,像往常一樣,哨長郭艷龍帶領官兵來到榮譽室,指著一條用玻璃罩起來的粗麻繩子說:“這可不是普通的繩子,它是‘救命繩’,更是‘英雄繩’?!?/p>
天池哨所自然環(huán)境非常惡劣,9月就會降下初雪,冬季格外漫長。這里全年8級以上大風達260多天,瞬間最大風力可達14級。
冬季每次執(zhí)勤,官兵都步履蹣跚,稍有不慎,就有滑落跌倒的可能。為解決這個難題,2005年,排長張成想出用繩子緊緊將官兵連在一起的方法,一直沿用到現(xiàn)在。
郭艷龍一邊整理著裝,一邊布置任務:“過一會兒,我們就要帶上‘英雄繩’爬‘絕望坡’,到海拔2678米的長白山天文峰進行定點觀察勤務,觀察天池水面和周邊的情況?!?/p>
這位戍邊10年的老兵,逐一檢查戰(zhàn)友隨身攜帶的巡邏裝具,叮囑大家系好防寒靴上的防滑鏈,最后又確認“繩子帶好了”,才下達出發(fā)口令。
從哨所到天文峰有條小路,是巡邏的必經之路,平均坡度達70度,長500多米。
“我們都管那段路叫‘絕望坡’。即使是夏天沒有積雪時徒步爬上去也要40多分鐘,并且隨時面臨著滑倒跌落的危險。”上士董彥博說。
記者跟隨巡邏隊伍踏上“絕望坡”。很快,記者的防寒面罩、帽子和手套被凍得僵硬,很難感受到保暖作用。
坡越來越陡,雪越來越厚。第一次巡邏的新兵劉茂瑞重心不穩(wěn),多次摔倒?!疤淞耍L太大了,每前進一步都艱難?!彼f,“這是對體能和意志的雙重考驗。”
此時,上等兵劉濤濤從背囊中拿出“英雄繩”,將巡邏隊伍依次串成一個整體。官兵們緊緊系著“英雄繩”,同時放低身體重心減少風的阻力。
還有不到200米的距離了,只要通過這段路,就可以到達天文峰了。突然,一陣狂風吹來,新兵唐偉猝不及防,腳下的積雪沒有踩實,瞬間連同裝具滑倒在地并向下滑落,前后兩名官兵也跟著身體傾斜向坡下滑落。
記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雙手雖已凍得僵硬,仍緊緊抓住“英雄繩”,絲毫不敢松動。
“趕緊趴下,抓住身邊的固定物體!”郭艷龍一邊指揮一邊用“英雄繩”向上牽引。唐偉和前后兩名戰(zhàn)友的身體終于穩(wěn)住了,有驚無險。
歷經一個半小時的艱難跋涉,巡邏隊伍終于抵達天文峰觀測點。高倍望遠鏡屬精密儀器,為避免凍壞里面的部件,官兵們顧不得喘上一口氣,就以最快的速度將望遠鏡等裝具組裝完畢。
站在制高點上,天池盡收眼底。
主峰峰頂,風更大,溫度也更低。但為了祖國邊防線的安寧穩(wěn)定,郭艷龍和戰(zhàn)友們沒有畏懼嚴寒風雪,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邊防軍人的錚錚誓言——
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!
(新華社長春1月3日電)